6月27日上午9時,常州中車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實驗室,技術總監鄭立林正在測試不銹鋼材料的力學性能。隨著電腦屏幕上滾動的實驗數據逐項定格,鄭立林臉上的表情也逐漸放松下來。


   “經過3個多月的研發,不斷優化元素配比,終于成功研發出鎳含量極低的超低鎳鉻錳氮耐熱不銹鋼材料,幾乎排除了鎳價格波動對原材料成本的影響。”鄭立林介紹,首個應用產品預計9月可實現量產。


   被稱為“工業維生素”的鎳,是耐熱不銹鋼冶煉最重要的原料,其含量直接影響著耐熱不銹鋼的價格。然而,我國鎳儲量和產量匱乏,長期依賴進口,價格居高不下。為降低生產成本和鎳價浮動帶來的影響,鄭立林帶領團隊開展新材料攻關,通過提高錳、氮元素含量替代鎳。從理論到現實,“降鎳”并非易事?!白畛跆岣咤i、氮元素含量后,生產出來的耐熱不銹鋼容易出現氣孔。我們反復改善工序,一點點調整原料配比,最終確定了熔煉工藝標準?!毖邪l初期的艱辛,鄭立林記憶猶新。


   近年來,中車常州汽車零部件公司依托母公司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在材料工藝方面的核心優勢,經反復實驗,成功將不銹鋼材料從一代升級到三代,鎳含量也從市場普通標準配比降低至極低水平,材料成本節約了30%左右。     





聯系方式.jpg